异境非唯难 → 異境非唯難

异境非唯难 → 異境非唯難
這是‘唯識九難’的第九難。 外人問難: 既然離開自己心識之外有他人心識之境, 怎麼可以叫做唯識呢? 論主答: 那有像你這樣固執的人觸處生疑呢? 豈是唯識的教理, 但說我一人之識呢? 外人問: 不是這樣是什麼? 論主答, 你仔細聽, 假如是唯我一人有識, 怎麼會有十方凡聖, 和尊卑因果, 色心的種種差別呢? 誰來說法, 誰來聽法, 更有誰來求法呢? 唯識的言說, 有深妙的意趣。 ‘識’字的意趣, 是總顯一切有情各有五法, 即八識心王, 六位心所, 自體所變的相、 見二分, 色、 心分位的二十四種不相應行, 彼二無我空理所顯的真如。 由識的自相, 建立了識的自體;由識的相應法, 建立了六位心所;由心、 心所自體的所變, 建立了相、 見二分, 由自體相、 見二分的色心分位, 建立了不相應行。 由自體、 相、 見、 不相應行, 這四種實性, 建立了真如。 因為這五法都不離識, 所以才總立一個識的名稱。 ‘唯’字的意趣, 是唯遮愚法二乘及一切凡夫, 他們所執定那離開識外的實有色境。 見《成唯識論》卷十, 參閱‘唯識九難’條。
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

Игры ⚽ Нужно решить контрольную?

Share the article and excerpts

Direct link
Do a right-click on the link above
and select “Copy Link”